新浪教育讯 北京大学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推出的名师大讲堂,以下为北京大学心理系的系主任周晓林访谈实录,关注的学科是心理学。
p .contentPlayer{margin-top:10px;} .contentPlayer{float:left;width:336px;height:322px;background:url(http://i1.sinaimg.cn/dy/main/video080904/cv_m_01.png) no-repeat 0 0;margin:0 20px 10px 0;*margin-right:17px;} .contentPlayer a{text-decoration:underline;font-size:12px!important;} .cp_player{padding:14px 0 0;text-align:center;height:249px;display:block;} .cp_tit{padding:10px 0 0 18px;font-size:12px!important;line-height:20px!important;display:block;} .cp_from{padding:0 0 0 18px;font-size:12px!important;line-height:20px!important;display:block;} var sinaBokePlayerConfig_o = { container: "p_player", //Div容器的id playerWidth:298, //宽 playerHeight:250, //高 autoLoad: 1, //自动加载 autoPlay: 0, //自动播放 as:1, //广告 tj:0 //推荐 }; sinaBokePlayerConfig_o.autoLoad = 1; sinaBokePlayerConfig_o.autoPlay =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vid", 34400503); SinaBokePlayer_o.addVars("as", 1); SinaBokePlayer_o.addVars("logo",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pid", 352); SinaBokePlayer_o.addVars("head",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tjAD",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tj",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vblog", 2); SinaBokePlayer_o.addVars("singleRss", "http://live.video.sina.com.cn/iframe/fourlists/play/edu/chatshow/1707.xml"); SinaBokePlayer_o.showFlashPlayer();主持人孟楠: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您光临今天的新浪嘉宾聊天室,我是主持人孟楠。您现在收看到的是由北京大学和新浪教育频道联手打造的北大教授名师堂的系列访谈。我们接下来为您介绍的系和学院是北京大学的心理系,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北京大学心理系的系主任周晓林教授,欢迎周教授。
周晓林:您好,大家好。
主持人孟楠:周教授,其实现在一提到心理学,可能大家最新映入到脑海中的是心理测试、性格分析等等这样一系列的名词。但是很少有人能够把它上升到科学研究的层次,能不能请您向我们解读一下心理学究竟是研究什么样的学科?
周晓林:实际上很多人对心理学都是从心理咨询开始,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这样。但是进了这个行业以后你就发现,心理学跟物理学、化学一样,它是一门科学。为什么这么说?心理学研究的方向、领域很宽广,比化学、物理都要宽广。比如我们可以做脑科学,做跟大脑有关的神经机制,跟生命科学做的事情一样多。但是我们也可以做人力资源,做人才选拔,跟管理学院,跟其它行业做的一样多。我们虽然做的很多事情跟其它学科很相似,但是心理学跟有些学科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们使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什么叫科学呢?本质上就是说你通过试验,通过控制某些变量、变化某些变量,看看变化的变量产生某些后果,通过这些方法推断因果关系,就像我们做物理学、化学一样,你加了某些物质以后,看产生什么后果,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心理学也是这样我给你什么刺激,或者给你什么条件,你产生什么样的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行为,比如你的眼跳或者是你的眼动情况,或者是你的皮肤电或者是皮肤分泌的情况,也可以是很生理的,比如你的脑电发生变化的情况或者你大脑互动的模式改变。不管怎么样,不管是研究很基础的或者是很应用的,我们使用的方法一个基本的原理都是科学的方法,也就是说变化、控制一些无关的因素,变化你感兴趣要研究的因素,看看这个变化的因素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然后通过因果关系推断,关于比如人的心理跟我们行为的关系,我们的行为跟我们脑的互动的关系,或者说我们的智力怎么在大脑中产生,我们的创造性或者是什么样的性格影响我们什么样的互动。所以,从方法论上心理学不同于语言学,不同于社会学,有很多方面更接近自然科学。虽然我们研究的问题可能既具有自然科学的一面,也具有社会科学的一面,但是我们使用的方法整个来说是自然科学。所以,我们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这也是为什么北大心理学系招生的时候是招理科生,因为不管是做脑科学研究,还是做人才选拔,都实际上需要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使用很多数学的工具,没有理科的训练,没有办法完成后面的工作。当然没有理科的训练也有人做一些心理学的工作,比如说包括电视访谈、人生访谈,但是那个很难把它作为科学来对待。
主持人孟楠:说到科学,可能大家对心理学的理解还是它的成果包括研究的产生,可能是在一个比较密闭的屋子里,一个被研究者和专家可能通过对话的形式,我们很容易脑海中呈现这样一个形象,一个舒服的沙发放着音乐,通过一些问题来调查实际情况。但是刚才周教授介绍的情况,要通过大量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调整一些变量,从而得出心理学相关的一些成果出来。
周晓林:很多人理解的心理学,把它看成是电影上、影视上面的心理咨询,那个当然是心理学的一部分,但只是很小一部分,因为心理学很宽广,有一种说法,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实际上不光是有人的地方,动物的行为实际上也是反映一种心理学研究,当然这个地方很难分开,动物学家感兴趣的工作,实际上很多地方也是心理学感兴趣的问题。比如说猩猩怎么交往,包括鸟的叫声,鸟是不是具有方言,有区别性。这实际上跟人的很多很相似,比如高级的灵长动物,他们的社会等级关系,动物学家感兴趣,心理学家也做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心理学很宽广。
主持人孟楠:听起来很有意思,比一些纯粹的理科学科和工科学科更有意思。
周晓林:可能心理学做的很多工作跟我们自己都身同感受,另外跟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比如我们在实验室做一些模拟性的经济决策,人决定赌博或者是买股票,决定赌或者决定不赌,或者是决定买了股票跌了是换还是不换,卖还是不卖,这个里面反映了很多心理学的问题。当然我们日常生活经验都有一些体会。所以,我们把它作为一个科学的门类,找出里面认知的机制、心理的机制,甚至找出脑的机制,这样才真正把心理学变成一门科学学问,而不是说我们仅仅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那个只能叫江湖心理学。
主持人孟楠:要进行科学方面的心理学研究。
周晓林:虽然江湖心理学也有它合理的一面,但是不能把它作为一门学科。就像我们虽然观察到日落、日出,可以知道地球跟太阳的关系,但是只有到了牛顿以后才真正认识到里面的规律,心理学很多也是这样的。比如说得简单一点,朝三暮四,最基本的原理是,一个猴子,你给它早晨吃三个橡子,晚上吃四个橡子,它不干,不高兴。但是早晨吃四个,晚上吃三个,它就干了。这实际上也是反映了心理的问题。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分配方案,我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就会影响人的行为、人的接受程度。行为经济学或者说社会经济学里,我们研究这些问题,为什么同样说半瓶水,可以说半瓶水满了,但是你也可以说半瓶水空着,这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或者说别人给你的问题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就会影响你的决策。所以,心理学我们试图找它这个领域生存的机制,比如心理上发生了什么,包括大脑发生了什么,这是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虽然它研究的问题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
主持人孟楠:您刚才介绍到这儿,我想起来现在特别风靡的一部电影,通过研究人脸部的表情和应激的表情细微之处判断你的心理究竟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其实这个方法我们叫心理学科学的研究方法。
周晓林:这个电影我没看过,但是这个故事大概知道。这个不能称为科学,为什么呢?因为它是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知道面部表情跟内部心理互动,跟你的动机、意图的关系,这是个人经验的一种总结。个人的经验总结可能要反映一些基本的规律,这些规律可能是科学的,但是它不能作为系统的一门学问,系统的学问里面有一整套机制发生的过程、机制,在脑子里面,这要通过比较细致的实验室工作研究来进行的。心理学很多研究的问题可能来自于生活,但是我们不是仅仅对生活经验的一种总结。总结当然很重要,不能称为是一门科学。
主持人孟楠: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在我国发展有多长时间的历史?
周晓林:心理学在中国真正传播是1900年,那时候京师大学堂开始教授心理学。但是成为一门科学或者学科的诞生,实际上我们一般把它认为是1917年,那时候我们的心理学家陈大奇,他在北京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的建立象征着一门学科的诞生。过去没有专门的心理学,它是作为哲学的一部分。在1879年德国的心理学家冯特,他在莱比锡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心理学实验室,试图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在公认1879年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在这之前心理学还不能称为科学,是哲学的一部分。
主持人孟楠:可以说还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一百多年的历史,跟我们其它的学科相比较。您刚才介绍心理学其实是一门特别综合的学科,跟各门各类的学科结合得非常紧密,能不能请周教授介绍一下它现今的发展状况。
周晓林:心理学发展方向有两个极端,一个是越来越跟基础,跟我们的生命本质相关,我们研究从基因的层次上,从分子生物学的层次上研究我们的人类行为、认知过程,这是很基础的研究。这些很基础的研究有没有用?很有用。当然它的用处可能将来发生。比如我们知道大脑的工作模式,包括大脑活动的功能区,这样比如出车祸了开刀,你要尽量避免损害跟你生活质量,跟我们的认知过程密切相关的脑区。但是我在做研究的时候,这是一部分的工作,可以不考虑这个。一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基础研究,这些基础研究潜在的价值可能是在将来发生,当然也可能是正在发生。还有一种是很应用的研究,比如刚才说到人事选拔,人事选拔考虑人的很多特征,包括他的创造性,包括他的人格特征,包括他的反应特性等等,可以马上就用。包括北大心理学很多毕业生,都在公司里做人事经理。为什么会做人事经理?因为人力资源的工作很多是跟心理学相关的,包括人才的测评,这个测评不是各个卷打打分就行了,背后有一整套工作在做。包括教育也是,教育可以做得很基础,比如儿童的教育、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可以很基础。你可以研究儿童在什么时候能够掌握对人的心理进行推测。我知道父母的态度,怎么儿童就会自动采取某种策略迎合父母,可以做得很基础。包括父母注意到什么,眼睛看到什么,儿童的眼睛也会跟着指向。或者是儿童什么时候能够知道这个物体,一个个体在这儿,不管从哪个角度变,实际上它的物理性质发生很多变化,它的光线反射,但是你还是把它定为一个课题,这是同样的东西。儿童什么时候知道这一点?包括语言的学习,很多研究都发现,婴儿发出很多音,发出母语当中没有的音,但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没有这种区分了,后面发声的过程和机制,这是很基础的研究。但是也可以很应用,比如现在的亲子教育,包括儿童怎么成才、创造性,这些也可以跟我们的课堂教育挂上钩。
所以,同样的问题你可以在很基础的层次上面研究,也可以在很应用的层面上研究。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学的毕业生适应面非常广。
再回到原来的历史上,过去心理学虽然在1917年开始有正式的心理学,但是心理学在中国发展很慢,到80年代初的时候全国只有4个心理学系,现在全国有200多个心理学系。
主持人孟楠:很多大学都有心理学系。
周晓林:一方面说明这个学科本身的发展水平。另外,反映了社会的需求。很多人对心理学感兴趣,或者说觉得心理学有用,这是因为从方方面面得出来,从公司反映进来,从儿童教育反映进来,从一些专业反映进来,比如医院的康复科,有很多心理问题,都会有这样的需求。全国现在有200多个心理学系招生,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然心理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发展的水平不够,包括人们的观点,把心理学还是看成是一个软科学,甚至有的人觉得是可有可无的。实际上还是说明中国社会包括经济发展还是在发展中,不是发达国家。真正到发达国家可以发现,在美国比如说每年哪个学科授予的博士学位最多?是心理学,每年至少有5000、6000心理学博士。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人越来越关心自身的幸福,关心自身、自我的东西,包括心理的东西,所以心理学有这么大的招生量,这么大的应用情景。
主持人孟楠:周教授,如果我说得不对您来纠正我,我的理解是不是心理学所有的研究到最后成果需要通过其它的领域和学科体现出来?我们是一个支持或者是一个基础的前沿的阶段?
周晓林:这个说法可能不准确。如果说做一件事情,是由很多不同的学科来做,包括心理学的研究,包括我自己招生,我招了很多研究生,原来都不是学心理学的。因为我们做一个很好的工作都需要其它学科的支持。同样,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现在网络公司,十年前当时对语音识别很感兴趣,比如微软投了大量的人力,为什么现在进展那么缓慢呢?10年前大家都觉得语音识别如果解决,将来都不用键盘,将来就可以用语音识别。为什么到现在十年以后,投了这么多钱没有什么发展?发展远远没有达到当初预计的那样?这是因为我们对人怎么产生言语,人们怎么识别言语的,了解不清楚。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心理学家可以参与这些工作,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大的跨国公司里他们有一些研究院,他们有做心理学的,这反映了很多事情要想做好,必须有跨学科的知识,有跨学科的支持。
再比如我们现在研究人的行为经济学,刚才说人做经济决策,什么时候决定冒险,什么时候不决定冒险;什么时候决定股票卖,什么时候决定股票不卖,跟脑子里面的活动很有关系。我们脑子里说得粗略一点,我们至少有一个认知系统,跟我们的决策、思维相关的一些系统,但是我们也同时有人的情感系统,对环境的感知,对情绪反应。这两套系统怎么交互作用,就会影响你做决策,决定冒险还是不冒险。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如果是你真的搞清楚,就会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所以,有的人误解,特别是现在这个社会,以是否能够马上产生经济效益作为你这个学科是不是有用,这是很肤浅的,或者是一个社会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认识。实际上从我们国家的角度来说,现在国家领导层次也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性,比如十七大的文件里面提出来心理和谐的概念,胡锦涛同志提出“认知科学”,作为中国中长期要推动的八大学科之一。认知科学里面大部分信息科学、心理学占主要地位。国家也开始认识到这个层面。同样很多社会现象或者是社会问题,包括小孩的问题或者是跳楼的问题,很多有管理学的问题,也有人的基本心理平态,包括社会形态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如果我们对人的心理了解更多,我们可能在这些方面会做得更好,包括在制定社会政策、经济政策的时候会做得更好。这个产生的效益可能远远比你发明一个具体的工具效益要大得多。只不过心理产生的效益不是直接产生金钱,不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所以往往被很多人忽视。
主持人孟楠:但是是作用在社会主体人的身上,因为研究对象始终是人。
周晓林:对,我们产生对人的心理影响,影响人挣的钱多还是钱少,心理学不是直接作用于金钱。
主持人孟楠:我们知道北大心理学系,不论是人数还是规模上,可能都不是全国最大的,但是每年从北大心理学系发表的在全国核心期刊的ICI论文都是居于全国首位,在北大的各个院系当中相比也是名列前茅的情况。您能不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其中的秘诀是什么?
周晓林:北大心理系目前是一个很小的系,但是在北大的理学部里,我们是惟一叫系,不是叫院的一个单位。我们现在的教员有33个人,分成4个教研室,4个大的研究方向。但是我们的科研产出可以说在全国的心理学单位首屈一指。比如说我们2009年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89篇论文,其中有5篇是属于顶级的刊物,按照科学院的情报所对世界学科刊物的分类上,属于最顶尖,前5%的刊物上发表。这在全国的心理学单位来说不算数一,也是数二。如果人均来说,肯定第一。
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成就?虽然社会各界不太知道,有几点:
第一,在整个北京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浪潮也好,运动当中也好,形势所迫。大的环境影响我们人,包括教员的心态,在这个浪潮当中心理学有什么表现,我们也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心理学系。所以,我们的教员都鼓足干劲,在努力的工作。虽然我们的科研条件很差,相对于我们一些兄弟单位来说,我们非常差,不管是招生的人数、教员的人数,我们工作的面积、工作的环境,包括仪器设备我们都是相当差的,比北京单位和外地单位都差很多。但是因为我们有信心、动力要办成世界一流的心理学系,所以我们做的工作比较扎实,也能够瞄准世界一流心理学系,而不是得过且过,在国内不知名的刊物上发表一些文章就算数,仅仅是为了评职称或者是混碗饭,不是这样。我们的心理学系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心理学系,心态很重要,动机很重要。
主持人孟楠:在非常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前提下,我们产出的这个成果是全国所瞩目,整个行业比较瞩目。
周晓林:对。
主持人孟楠:我们了解到心理学研究是应用性非常强的综合性学科,同学们在北大这样一个综合的学校里研究心理学,它有怎样的优势?
周晓林:北大百年老店一个很重要的好处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招到全国最好的本科生、最好的研究生。工作可以做到很扎实。比如好的学生来了以后,我们给他最好的教育,这样就有好的前提,个人的前提也好,或者对社会的贡献也好,他们可以做到最好、最大。这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系存在的一个社会的责任所在。
主持人孟楠:就业方面北大心理学系的学生也是享有非常高的就业率,而且每年的毕业生都成为各个机构或者是各个科研机构,或者是实验机构争抢的目标。从我们学校走出了很多知名的心理学研究方面的教授,您觉得北大心理学人在社会上如此受关注的原因是什么?
周晓林:一个当然客观的讲,关注北京大学,而不是真正关注心理学系。关注心理学的还是相对少一部分。但是话说回来,心理学系作为北大的一部分,我们对北大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比如刚才说的论文,在全校超过平均数、人均数,影响因子在全校超过第三。我们对北大有贡献。所以,大家对北大的关注也是对心理学系的关注。我们从培养的学生来说,我们虽然招的学生很少,每年招40多个本科生,我们将来努力争取扩大,硕士生、博士生一年加起来,包括研究生院大概80、90人,都是精华。但是我们这些人出去以后对社会做了很大的贡献。比如说从博士生来说,我们的博士生都是在高校里、科研机构担任重要的研究岗位。比如我自己培养的博士生,已经有多名在别的学校担任教授、副教授,成为一些单位的骨干。我们的硕士生,包括本科生,从就业率来说我们从来没有问题,就业率几乎百分之百。有的本科生出国继续攻读学位的很多,直接毕业到公司做人事经理的也有很多,当然还有从事其它行业的一些工作。这些人据我所知到社会上有很大的建树,比如北大以往的系友也有开公司的,比如盛大总裁,他出来以后自己在上海开了一个网络公司。
主持人孟楠:他是北大心理学系的毕业生。
周晓林:他是北大心理学系的毕业生。心理学系也有一些名人,比如像英达,当然也有做学术很有名,像清华心理学系的主任,也是北大心理学系毕业的。包括在国外做一些很有名教授,也是北大心理学出去的。所以,北京大学为社会各界贡献了大量的人才。虽然我们的人数相对其它学科来说比较少,但是他们发挥的作用并不少。
主持人孟楠:的确是这样。周教授,今年的高考刚刚结束,各个省市的学生现在都面临着考后填志愿的难题,可能很多同学要把自己的目标锁定在心理学这个专业的方向来发展。您觉得什么样的同学适合来从事心理学的研究?在挑选学生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标准?
周晓林:说得大一点,首先他得有志向,他是真正想为社会,通过在北大的学习,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将来对自己也有所提高,这样的人。我们不是希望那些仅仅想镀个金,没有理想,得过且过,我们最佳的状态可以招收的是有想法、有理想、有动力的人。本科生培养相对要宽泛一点,只要你对心理学感兴趣,你有这个能力,不管你将来是继续做研究深造,还是为社会服务去找工作,我们都欢迎。对研究生来说,特别是博士生,我们希望这些人能够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科学界的精英,对这些人我们可能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对他的创造性,对他的思维能力,思维的逻辑推理能力,包括他的动手能力,包括其他非心理学的能力,比如他的数学能力,甚至经济学知识,都有可能作为加分的考虑因素。对高考的学生来说,像我刚才说的,我们还是鼓励那些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能够进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来学习,希望他们通过这个学习能够得到更进一步提升的机会。
主持人孟楠:在本科招生的阶段,心理学系是自主招生吗?有面试这个环节吗?对学生有没有具体的要求,比如数学要好。
周晓林:能够进入北大的学生各方面应该不会差,动机非常重要,如果是进了心理学系以后,从我个人的认识来讲,有的时候功夫在之外,其它非心理学的技能也很重要,比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甚至你使用计算机编程工具的能力很重要。其它一些知识也很重要,比如你想做经济决策、社会决策方面,可能经济学,对社会学一些知识、学问也很重要。对本科生来说,这些知识可能他们都没有基础,不要紧,你进了心理系以后,北京大学是一个相对比较自由的机会很多的大学,你有很多机会接受这样的训练。
主持人孟楠:性格方面您觉得呢?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同学是偏内向一点扎实一点的同学学习比较适合,还是外向有创意,热情奔放的同学比较适合?
周晓林:从招生本科培养来说,我们实际上没有特别的要求,我们当然希望学生能够心理健康,动机强烈,做事能够有目的,能够有人生理想的人进入心理系。当然有个别学生,比如他因为自己有什么心理问题想学心理学,这样并不是最佳的。
主持人孟楠:像周教授讲的,心理学学科的研究和整个心理咨询或者心理问题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周晓林:对。心理学还是一门科学。
主持人孟楠:其实同学们如果想选择心理学作为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方向或者研究的科目,更多还是应该从一个科学的角度来观察整个学科的现状。
周晓林:对。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提供的训练是一种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你在学心理学的大学四年,你学了知识,有些东西到社会上不一定直接能够使用,但是一些思维能力,包括做事方式、做事能力的训练,这是任何其它工作都需要的。我觉得我们心理学在这些方面,可能相对于其它一些学科来说更好,因为我们本身就是研究这些东西,你接受这方面训练可能更好。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学本科生毕业出去适应面比较宽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主持人孟楠:周教授刚才补充的这一点特别重要,大学四年的学习其实并不是对你某一个领域专业知识打造的一个学习,更多是培养你全方面的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做人方面能力的培养,心理学科有这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收看我们今天访谈的学生,应该对整个心理学学科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对北大心理学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们也特别感谢周教授今天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给我们介绍了这么多详尽的信息,也感谢各位网友全程的关注,同时欢迎您继续收看我们接下来针对北大其它学科方面的介绍,收看我们名师堂的系列访谈,感谢周教授。
周晓林: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引自新浪教育
原文地址: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0-06-19/2006253462.shtml
2010-06-24
201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