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7日下午,银河集团198net在王克桢楼1113会议室顺利举行科研交叉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李健研究员主持,彭玉佳、王征、易莉、李圭泉、罗欢五位老师作了精彩的合作经验分享,并和参会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彭玉佳研究员分享了精神疾病、认知神经心理学和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研究经验。她提出,进行交叉方向的科研可以为自己的主要研究领域引入创新研究方法和前沿科学问题。开展交叉科研可以从关注多领域前沿问题(如一些综合性前沿期刊的文章)、多与各领域研究人员交流、多关注会议上不同研究报告等角度入手。在交叉科研实施过程中,技术壁垒可能是一个挑战,可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来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概念。同时,寻找贯穿自己研究的主线是交叉科研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不一定要为了交叉而交叉,而要基于自己的主要研究问题,寻找交叉点。

王征研究员回顾了多年来与临床合作的历程,分享了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他提到开辟一条全新的灵长类跨物种研究道路,需要集成创新多学科的先进技术与方法,比如影像学、行为学、数学计算模型等等。研究中找寻科学愿景相符、优势互补的志同道合者非常关键,也非常不容易,就像寻找“精神伴侣”(soul mate),共同突破现在心理与精神健康领域的边界,齐心协力探索脑科学与脑疾病的未知疆域。

李圭泉研究员分享了“临床医学+青年专项”和“新工科交叉专项”申请经验。他认为,学科交叉项目申请中,需要注意项目研究内容的“顶天立地”,即交叉研究既要在两个交叉的领域都要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又要能够形成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输出。在学科交叉项目研究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前测”,对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判断。即使这样,实际研究中困难仍然很多,需要“用头发换数据”。

易莉研究员分享了孤独症研究相关的申请经验,她介绍了心理学如何与人工智能以及精神病学交叉来开发孤独症辅助诊断和筛查的手段。她认为交叉的意义在于引导创新,并促进心理学成果向临床和应用转化。交叉对于拓展研究者的视野以及培养多学科交叉的新型人才,都具有重要意义。她同时指出跨学科交叉研究可能面临的挑战,比如研究目标不一致,以及研究系统性的问题。

罗欢研究员分享了自己的多学科交叉合作经验。她认为达成有效的学科交叉可遇而不可求,也有多种方式。除了常见的“共同的兴趣不同的手段”这种模式,还有一种常被忽略的方式,即手段先行,以初步的合作为起点,可以不带目的的逐渐建立合作者无论是学科上还是个性上的相互熟稔度,进而有可能出现之后更为深入的新方向。此外,“彼之砒霜,吾之蜜糖”,学科交叉和对话有潜力在理论上产生学科间的相互促进和突破。

学院党委谢晓非书记最后进行了总结,她分享了自己作为资深教师和研究者的心路历程,也勉励中青年教师,特别是新体制的教研系列教师两条腿走路。既要在自己专业领域做到国内国际领先,也要追踪当今研究热点,寻找领域交叉的可能性,如此既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扩充知识储备和边界,同时也可能在领域碰撞中产生火花,做出更加原创性的工作。


202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