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莉研究员受邀为发展心理学综述类期刊 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撰稿,在线发表了名为“Hypo- or Hyperarousal?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Autism”的综述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易莉研究员、北师大王乾东博士(课题组已毕业博士)、博士生宋词、北师大韩卓教授总结孤独症领域的理论及其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从唤醒来理解孤独症心理病理机制的新视角。

孤独症个体在社会信息加工上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模式。关于他们的社会信息加工背后的机制存在争议。该文章重新审读现有的理论和证据,将其总结并归类为孤独症社会信息加工的过低唤醒或过高唤醒观点。其中,过低唤醒的观点提出孤独症加工社会信息的动机或敏感性降低,并得到了一系列行为、眼动追踪和神经成像研究的支持。然而,最近有证据表明过少的眼睛注视在解释孤独症个体大脑低激活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对过低唤醒的说法提出了挑战。过高唤醒的观点强调了加工社会刺激对情绪和生理反应的作用,并指出这些反应会引起孤独症个体的焦虑和不适。

孤独症的核心症状——社交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虽然已经被广泛地研究,但是其背后的机制仍不明确。例如,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孤独症患者存在异常的眼睛注视模式,但其产生机制还在争论中:一些研究者认为孤独症患者少看眼睛主要源于直视眼睛引起的过度唤醒(眼睛回避理论,Tanaka & Sung, 2016):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这是患者对眼睛信息不敏感所致(社会动机理论,Chevallier et al., 2012,如图1所示)。


图1. 过低唤醒和过高唤醒通路(以对眼睛注意力减少为例)
注:在过低唤醒通路中,孤独症个体表现出社会动机和社会兴趣的减弱,导致他们对眼睛的注意减少(社会动机理论;Chevallier et al.,2012a)。在过高唤醒通路中,眼神接触会引起孤独症个体的过高唤醒和极度焦虑,然后他们会避免看眼睛以减少紧张和不适(眼睛回避假说;Tanaka & Sung, 2016)。

论文首先回顾了孤独症过低唤醒的相关理论,包括社会动机理论(Chevallier et al., 2012)、社会脑理论(Pelphrey, 2004, 2011)以及相关的支持证据,这些理论认为孤独症社会交往障碍来自于其对社会信息的不敏感。文章还回顾了新近的研究和观点对于过低唤醒理论的挑战。然后,文章回顾了三个支持过高唤醒观点的理论(眼睛回避理论,Markram & Markram, 2010,共情不平衡理论,Smith, 2009,以及激烈世界理论,Markram & Markram, 2010),这些理论强调社交场景会引起孤独症人士的焦虑紧张等情绪,从而影响其社会信息加工(见表1)。

表1. 过低和过高唤醒理论及其支持证据

  Hypo-Arousal Hyper-Arousal
Theories social motivation theory (Chevallier et al., 2012)
social brain theory (Pelphrey, 2004, 2011)
gaze indifference hypothesis (Moriuchi et al., 2017)
Intense World Theory (Markram & Markram, 2010)
eye avoidance hypothesis (Tanaka & Sung, 2016)
empathy imbalance hypothesis (Smith, 2009)
Evidence less response to name
insensitivity to social reputation
reduced eye contact
insensitivity to others’ gaze
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cognition
less activation in social brain networks
active eye avoidance
increased anxiety under social context
heightened emotional empathy
increase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faces
hyper amygdala activity viewing eyes

孤独症人群在社会信息加工时的唤醒模式上可能存在异质性,例如,唤醒水平可能随着孤独症个体的年龄以及情境而改变。因此,文章建议在制定个体个性化干预方案时,需要考虑到个体的唤醒模式,以找到最适合的干预思路(如图2)。


图2. 过低和过高唤醒理论分别指向不同的孤独症干预思路

在此理论框架的指导下,易莉课题组针对孤独症的社交障碍和感知觉异常等行为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包括孤独症儿童在面孔加工、共情、感知觉方面的异常及其神经生理机制,并考察共病(如社交焦虑)如何影响孤独症的唤醒水平,从而影响孤独症的社交障碍。课题组现已发表的文章既有支持过高唤醒也有支持过低唤醒假说,我们据此推测两个假说可能并不互斥,而可能共存。比如孤独症儿童会因低唤醒而很少积极地发起或参与到社交活动中;然而,一旦他们参与进来,他们就会从低唤醒状态转变为高唤醒状态,从而产生回避。

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CDP) 于2006创刊, 为发展心理学会(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旗下的综述类期刊,主要发表对于发展心理学某个领域的综述类论文。

易莉研究员为该论文的第一和联合通讯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王乾东博士、在读博士生宋词、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韩卓教授(联合通讯作者)均对论文具有重要贡献。

文章在线发表地址:https://src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cdep.12466


2022-10-10